轻松的“五一”长假,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元元一边感慨一边打开电脑,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时旁边有同事提醒元元,上网赶紧先下载微软补丁,小心“震荡波”。元元听后,并不在意,手边这么多事要处理,哪有空去装软件,再说自己也不去什么乱七八糟的网站,肯定没事。然而正当元元忙得正起劲时,忽然屏幕上出
现了LSA Shell服务异常框,接着出现一分钟后重启计算机的“系统关机”框。元元赶紧存盘,还是没来得及,前功尽弃。幸好元元身边有很多高手,一番忙乱之后,终于将病毒杀掉。元元虚心接受了同事的告诫之后,想到今天应该有很多网友回到工作岗位,他们会不会面对和元元一样的尴尬呢?于是元元推出了最新一期的“元元调查”:“‘震荡波’病毒5月疯狂侵袭,大家采取什么措施能保护自己的电脑?”,此次调查共有936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如下:
选择“断网”的有90名网友,占到调查样本的9.62%,用断网来保护电脑不受网络病毒的侵害,其实是个很不错的点子哦。元元有个朋友小时候吃鱼时被鱼刺卡了一回,就发誓再在也不吃鱼了,所以他直到今天也没再被鱼刺卡过。幸好他没有被饭噎过,不然元元现在可就少了个朋友了。其实病毒制造者的目的就是让人不能好好上网,如果面对病毒,只用断网来消极应对,只能遂了病毒的制造传播者的愿。不过,现在很多网友采取宽带包月的方式上网,反正钱也交了,不上白不上,所以一天到晚联线,这样一来,也会增加被病毒攻击的可能性。那该怎么办呢?还好,我们还有些别的选择。
选择“打补丁,装杀毒软件”的有810名网友,占到调查样本的86.54%,自Happytime开始,电脑病毒就体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它们无一例外通过网络扩散,一旦爆发,传播起来非常快,难以遏制。而微软操作系统安全性非常差,新发病毒常利用微软漏洞主动传播,使得潜在的威胁和损失更巨大。然而很多人的防毒观念还停留在“前网络时代”,不知道有了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漏洞,就算你坐着不动,病毒也会找上门来,简直防不胜防。对一些危害很大的病毒,比如这次的“震荡波”,我们可以通过“打补丁,装杀毒软件”的方式加以遏制。可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病毒,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认为“毫无办法”的有36名网友,占到调查样本的3.85%,传统的防毒理论是以病毒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发现病毒、分析病毒、解决病毒的三部曲来防杀病毒,这样的被动应战,使得在病毒爆发到杀毒软件推出存在一段时间差,而这也是近两年病毒给我们造成损失因素之一。面对网络病毒的猖獗,首先还要依靠广大网民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而这次“震荡波”在短时间内被遏制也正是因为网民的安全意识在增强,通过下载安装补丁,打了一场网络杀毒的人民战争。但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在系统软件厂商考虑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安全性能,而杀毒软件厂商也应该发展传统的杀毒理论,如有的厂商开发未知病毒查杀技术,代表技术有智能行为判断技术和启发式查毒技术。虽然还未完全进入实用阶段,但已经成为反病毒产品的重要补充。同时各厂商开发的反病毒防护体系日趋完备,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脚本监控、内存监控、邮件监控、文件监控在内的多种监控协同工作的病毒防护体系,使计算机预防病毒的能力大大增强,电脑只要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并进行及时升级,对大部分病毒都能起到防患于未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和病毒的战斗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最危险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对病毒的畏惧和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