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在人工智能未来小镇上,广场、公交车通通可定制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日期:2018-09-18

        人工智能叫得响,普通老百姓能否用得上?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目前正在主持规划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希望能打造一个未来人工智能城市的原型。在他的设想中,经过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获得“感知”——能够对环境和人群做出感知判断、快速反应,能够深度学习、自我迭代。

  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深厚的人才积累,有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来自全球的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在这里交汇、融合、迸发。“在人工智能城市上,我们先行一步,正在规划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吴志强说,人工智能未来小镇是想将全球最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城市生态和城市发展中去,让城市更智能,生活更美好。人工智能未来小镇的选址,计划有三种形态:一是城市边缘的新镇小镇,二是老城区的工业区,三是已经废弃的工业园区。

  “城市不再是被动者,而是主动者,它可以和你对话,会让你更加热爱城市。”吴志强指出,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就在探讨自主驾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当时,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光靠汽车技术的创新,是愚蠢的。人、车、网络和城市共同协调,才是未来的城市道路。“所以,我们的自主驾驶方案,不是只考虑车在路上碰到了什么,而是车还没开过来,路已经知道车要来了。”

  在人工智能未来小镇,车在认路,路会认车,互相协调,在城市间形成整体网络。目前,吴志强带领的规划团队,正沿着这一思路在在闵行探索“定制公交”——将道路和手机APP结合,我想要上车,我想要下车,与公交车实现互动。白天,这辆公交车在人工智能小镇中穿梭,运行路线是相对定制化的;晚上人比较少,更可以走出一些特别线路,到你家门口弯一下。如此一来,依靠人工智能,车辆和乘客相互感知,公交车变身“私家车”。

  同时,首个人工智能广场也正在规划筹建,这个广场可以记录人们的数据,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老人占多数时绿化怎么布置,孩子占多数时游乐设施如何摆放,周末晚上年轻人较多,广场还可以变成音乐会布局。甚至到了教师节,智能广场还能转换至祝贺模式,营造教师节专属的主题曲和灯光演绎。”吴志强说。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1142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