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拼优惠多多的拼多多
越拼赚越多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最近爆火的软件拼多多,而且一定有许多小伙伴,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见过其他好友分享过,关于拼多多的产品。而观察里面的信息我们就会发现,拼多多大都可以用几分钱、几毛钱而购买服装、水果,甚至科技产品。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大家跟着节奏可以嗨起来了,这两天都快被这个魔性的广告词洗脑了,现在大街小巷都贴着广告,不管地铁上,还是公交车...而且赞助的不仅有大型综艺节目《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还有当下热播的电视剧《醉玲珑》《猎场》等,推广力度相当之大。
它是拼多多是2015年9月上线的一款社交电商app。因为其独特的购物模式以及超低的商品价格受到了许多用户的青睐,通过猎豹2017年的大数据排行榜显示。拼多多的活跃度居然力压京东和唯品会成为了“行业老二”。
便宜都是有道理的
它为什么那么便宜?这与它的功能有关。拼多多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商品。拼多多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
还有,说一下对于拼多多骗局疑问。之所以有人说拼多多就是一个骗局,是因为0元团购,或者低价团购。其实,0元团购,只是一个名额,是对团购发起人的奖励,并不是所有人都0元团购。低价团购成功的话,物品的价格的确很便宜,这个不需要质疑。
正所谓薄利多销,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或许就知道拼多多为什么这么便宜了!卖一件东西出去,只有1元利润。如果卖10件东西出去,每件东西赚0.2元,那么久赚2元,盈利还多1元呢!这就能解释拼多多为什么这么便宜了!
其实,留住用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拼多多以低价团购来吸引用户,这种销售模式是比较新颖的,
二、拼多多貌似差多多
拼与坑之间的较量
理想是很美满的,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么的优质。按照拼多多创立的发展思路,这本该成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购物方式,但是拼单团购固然很划算,但是,它真的靠谱吗?拼多多被说是“坑多多,差多多”。截至2018年的3月,《消费者报道》收到多宗对拼多多平台的投诉,其主要问题为商品质量差、商家售假、虚假发货、拒绝退款、售后服务差等。可以看出,被拼多多坑过的用户还不在少数。不仅明目张胆的出售假货,而且商家对于用户的售后问题基本上就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那干直接不管,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模样。
品牌洗衣液告倒拼多多
中国的洗衣液品牌“芭菲(Pahnli)”的持有者--中山玛尔日用品有限公司经多方搜集证据,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公司于近期告赢了“拼多多”:广东省中山市法院一审判决,2个售假者被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经济赔偿,平台方“拼多多”也被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首家告赢“拼多多”的消费品企业。受社会舆论影响,“拼多多”近期也在持续打假。8月22日晚,“拼多多”公布“双打行动”阶段性说明:仅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平台已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电商平台拼多多引起的争议似乎已在潮水般涌来的社会新闻中渐渐淡去,然而上市不到一月的拼多多仍然面临着10家美国律所的集体诉讼。
三、假货横行,罪在拼多多吗?
在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当下中国,海内外名牌的正规生产商与代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正品,与此同时,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品牌溢价红利的假货亦层出不穷,其中不少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于是,在社会主流痛斥假货山寨现象的同时,“假货不比正品差”的想法在部分国人的消费认知中慢慢浮现。
诚然拼多多只是一个平台,每一个平台都会有假货。这点我承认,但就目前为之,敢公然在平台里卖假货的除了拼多多还没有第二家。商城对于商家的约束力不够,对卖家没有奖惩机制,对买家也没有补偿方案,售后也没有保障,甚至有些商品都不支持评价功能,如此不完善的体系,拼多多实在是有助纣为虐之嫌!
所以,假货横行,主罪不在拼多多,在于市场的大环境下本来就已经滋生出太多的假货。因此拼多多本来就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帮人帮己。如果拼多多的掌门人积极应对当前的舆论和危机,积极主动并诚恳的向那些被骗消费者致歉,然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尤其在控制上把握住,那么这个平台还是一个好的平台。虽然现在众人对它微词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