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说,当前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2004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487万户,是近年来新增用户最多的一年。截止到今年1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3.4亿户,普及率达到了25.9户每百人。2004年移动电话通信量为9400亿分钟,比上一年增长了49.2%。移动短信发信量2140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58.8%。业务收入2210亿元,增长13.2%,占电信业务总收入比重达到42.68%,这是移动在整个电信收入中的比重。我国的手机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厂家的投入和参与。随着国产手机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整体局势,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并且从单纯的价格战,逐步向推出新品,用户定制,供应链争夺等纵向全方位的发展。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手机市场飞速发展,满足广大通信用户对终端的需求,手机已成为更新速度快,贬值幅度大,利润率下滑的大众消费类产品。而且品种款式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随之而来是手机质量和服务问题的投诉也日益上升,成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中、过程中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04的发布的全国投诉统计显示,手机的投诉在整个产品内的投诉里的12.81%。今年年初,我们局对22个厂家,22种型号的移动电话机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产品的合格率仅为63.6%。
导致目前我国手机市场质量投诉率高,售后服务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在手机生产领域,某些手机厂家追求短期效益,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手机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到目前,手机生产的能力过剩,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在设备进网检测时,还是注重质量的,能达到进网要求,一拿到进网许可证以后,就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手机质量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另外过去实行手机定点生产的牌照管理,没有牌照的厂家,为销售自己的手机而寻租已有厂家的牌子,而有生产牌照的手机厂家只管卖牌,对贴自己牌照手机的质量没有严格的管控制度。而贴牌厂家以短平快的手法来获取利润,不会为卖牌的品牌负责,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第二,在手机流通领域里,销售和售后服务市场秩序混乱,损害消费者利益,引发大量投诉。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和走私的三无手机,既没有合法品牌生产厂家,也没有售后服务。在售后服务方面,因为大多数贴牌厂家购买国外设计方案,对技术没有很好吸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也就根本无从谈起。还有一部分的厂家售后服务的水平不高,维修网点不健全,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厂家、消费者在质量问题上的界定,维修费三包责任,等售后服务环节上难以达成共识,造成的纠纷和投诉也很多。 第三,在手机的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防范的机制。在对手机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工商、消协等部门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消费者投诉受理机制。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员,难以对投诉进行科学的分类。在市场方面、售后服务方面、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造成了目前的消费者对手机的投诉居高不下的一个情况。 鲁阳指出,手机市场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移动通信用户切身利益,而保障用户利益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良好的规范的有序的手机市场发展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