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网络语言不知所云 专家称对汉语是一种污染

发布日期:2004-12-20

    本报讯  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网虫”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网络词典,越来越多的新词汇正迅速蔓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感到担忧,他说,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

    记者日前对100名网友进行调查,近一半网友表示网络语言与平时生活中所用的语言差别不大,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差别在于生活中的人听不懂而已。但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都认为网络语言使用很方便,并常挂在嘴边。据统计,用得最多的网络语言是“晕”,接下来依次是郁闷、呵呵、寒&汗、偶、倒、虾米、东东、酱紫。

    一个有6年网龄的男生说:“我从高一就开始上QQ聊天,现在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6小时。网络语言使用惯了,生活中还真不好改。”

    如果仅仅是在网上使用倒也罢了,当这些语言被用在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往往让教师和父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湖滨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柳女士对此抱怨,有时候孩子说话会不自觉地蹦出一个令人听不懂的词。她不无担忧地说,现在与孩子沟通越来越难了。

    厦门市逸夫中学语文老师杜建中说,他不鼓励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有时候,在人物对话中引用符合其身份的网络语言会给文章增色,这是一种语言活用,但不可滥用。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96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