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IPv6高速互联网之争 中日韩上演新版三国演义

发布日期:2004-08-19

    IPv6提供的巨大发展空间及技术优势将使得融合语音、数据、视频的多元化通信网络成为可能,一个个信息孤岛终将被连成强大的网络。所以,梦想IT强国的中、日、韩谁都不敢疏忽。

  全球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化终端层出不穷,互联网地址资源已经难以承受。IP地址紧张的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网络业将面临现实瓶颈。

  从通信角度而言,3G时代语音、数据、大容量视频将相互融合,新的通讯网络对安全性、服务质量和移动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互联网基础协议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暴露出很多不足,而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所能提供的巨大的地址空间以及所具有的诸多潜在优势和功能,使其成为构筑下一代网络的重要基础。

  IPv4“网满为患”,2008“数字奥运”可能落空

  互联网的前身原本是美国军事网络Arpanet,最早只有4个节点。当初的设计者只是把互联网当成少数科研专家的专业通讯网,所以地址架构设计比较保守。可是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网络会变得如此普及。

  第1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04年5月,全球共有互联网用户约7.86亿人,平均普及率为12.2 %;全球共有网站约4600万个,其中,WWW站点数达到了62.7万个,比一年前增加15.3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了53941M,比一年前增长35342M,增幅高达190%。

  一份来自中国市场的报告能够揭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美好未来,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行,潜在的资源束缚也日益显现出来。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日前发出警告称,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虽然已经达到了8700万,然而我国所享有的IPv4地址却只有3000多万,不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家享有的IPv4地址数量,更不到IBM公司拥有的一半。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我国名下的IPv4地址将于2005年用尽。也就是说,到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如果还用现在的互联网协议IPv4的话,北京市将没有足够的互联网地址来支撑众多的PC设备、移动终端上网,或许届时整个中国市场都没有足以支持“数字奥运”的网络地址资源。

  IP网中各种实时业务的开放,特别是实时业务“永远在线”的要求,更使得IP地址问题雪上加霜。IPv4的地址体系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从1993年开始开发IPv6,1995年正式确立IPv6基础协议,1996年全球范围的IPv6试验床6Bone启动。

  与IPv4相比,IPv6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如简化的IP包头格式、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及较强的移动通讯支持能力等。

  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IPv4只有32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址空间。在我们可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惟一的地址。事实上128位的地址空间足够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提供一个独立的IP地址。

  IPv6的地址变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规模扩大,更是对原有地址结构的修改。IPv6的数据包可远远超过64K字节,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可以提高选路效率,从而减轻路由器负担,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

  除此之外,IPv6协议在安全性、移动性等方面都具有比IPv4协议更好的特性,采用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比现有互联网更具扩展性、更安全,且更容易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中日韩三驾马车,争夺IPv6全球之王

  全球IP地址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之各国在互联网领域发展状况的不均衡,使得IPv6引发的新一轮网络基础投资可能改写各国IT创新竞争分布的格局,并影响各国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下一代互联网都在提前开展IPv6技术的研究与实验。亚太地区,中日韩三国几乎是同时出手研发IPv6,“三国争先”的模式在全球IT产业引起关注。

  日本是全球IPv6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1999年到2000年,日本开始分配IPv6地址,1999年12月开始提供IPv6试验服务,2001年4月开始提供IPv6商用服务。

  2001年3月,在日本政府制定的IT基本战略和e-Japan计划中,明确设定在2005年完成从当前的互联网到IPv6的过渡,成为信息化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目前日本已形成涵盖IPv6运营商、IPv6设备提供商、IPv6终端提供商、IPv6用户的完整产业链,NTT communications、Japan Telecom和KDDI等日本主要运营商和ISP几乎都已提供IPv6商业化接入服务。

  曾经以宽带领跑全球的韩国继“IT韩国”战略成功实施后,韩国已经完成了全球最先进的超高速网络布设——2003年9月,支持IPv6标准的新一代互联网IMT-2000已经投入商用。

  截止2003年12月,韩国计算机网络在基础设施超高速普及率达17.2%,居世界第一。另据瑞士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3~2004年度世界各国竞争力报告,韩国的技术竞争力指数在全球103个国家排第六位,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韩国将IPv6的演进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以前),建立IPv6试验网,开展验证、运行和宣传工作;第二阶段(2002~2005年),建立IPv6岛,与现有IPv4大网互通,在IMT-2000上提供IPv6服务;第三阶段(2006~2010年),建立IPv6大网,原IPv4大网退化为IPv4岛,与IPv6大网互通,提供有线和无线的IPv6商用服务;第四阶段(2011年以后),演变成一个单一的IPv6网。

  中国在IPv6网络上的投入将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如果IPv6的建设能够帮助我国从“IT大国”发展为“IT强国”,其意义就可能与“两弹一星”相比并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主任徐志伟认为,已经错过全球微电子发展高潮的中国一定要加强在下一个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

  “电信网、互联网都在向下一代互联网络发展,而IPv6成为这场网络变革全新的起跑线。中国应寄希望在IPv6上形成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在这个全新的起跑线上争取找到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利的位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资深专家雷震洲说。

  国际电联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则称,IPv6蕴涵着巨大的商机,中国应积极参加和推动全球IPv6技术标准和地址管理工作。“IPv6最终会来到我们身边,并极大地改善现在的通信环境。”

  中国的科研院校以及信息产业部的主要研究机构一直密切跟踪、研究IPv6的技术发展及标准化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于1998年6月加入了6Bone。“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络NSFCNET”研究项目已经完成了IPv6试验网络以及它与国际IPv6试验网的连接等。

  2002年3月由北京BII公司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传输所联合发起建设的,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IPv6实验网络平台“下一代IP电信实验网”(IPv6 Telecom Trial Network,6TNet)已建设了3个骨干网络节点,并连接至6Bone。在2003年开始的第二阶段中,6TNet计划同日本的JGN和欧洲的Euro6IX等国外主要IPv6网络进行互联。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在IPv6产业应用方面并不落后于日韩。IPv6的巨大地址容量将为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利润回报。

  我国已拥有自主产权IPv6核心网络产品,运营商正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下一代网络的运作及商业模式。2002年,各主要运营商相继启动IPv6实验项目;2002年5月,在湖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商用的电信级IPv6实验网。2003年,IPv6商用项目也将陆续启动。目前“下一代IP电信实验网”正在与运营商紧密合作,积极筹划建设中国首个IPv6商用智能小区。

  欧美后发制人,产业巨头结对狂欢

  IPv6在亚洲热火朝天,多少也对欧洲、美国市场有所触动。从2003年开始,欧美IPv6部署开始加快。

  欧洲发展IPv6的基本战略是“先移动,后固网”,无线应用是其强项也是其特色。欧洲目前已经建立了Euro6IX和6NET等IPv6试验网络,进行有关IPv6的推广和部署准备。欧洲政府和各大厂商态度积极,如诺基亚、爱立信、英国电信等,他们加快了IPv6开发和产品化进程,各种试验项目正逐步成熟。

  美国在IPv6的商业化推广方面的力度没有欧洲和日本大,主要是以世界IPv6研究、协调中心的身份出现,但研究和开发IPv6的主要组织如IETF、6Bone等都设在美国。现在美国对待IPv6的态度已经有所变化,各主要厂商包括思科、微软、IBM、惠普等都开始支持IPv6。

  Sun的产品线自Solaris 8以后,其支持的每一件设备都将内置IPv6,公司还宣布增加对移动IPv6和IP安全性的支持。此外,IPv6兼容版本Java语言也标志着Sun看好IPv6。

  IBM正在对其各种产品线和服务产品进行研究,以了解将IPv6集成到今后产品中的切入点。IBM是第一家提供IPv6功能的Unix供应商,历史可追溯到1997年。目前,IBM已经将IPv6添加到OS/400、Linux、WebSphere以及Tivoli产品中。

  惠普计划在IPv6未来的发展中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两年来惠普一直在提供一种IPv6开发人员套件,并在其核心Unix操作系统增加对IPv6的支持。惠普还计划在手持设备、打印机和网络管理软件中提供对IPv6的支持。

  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是最有可能主导IPv6全球战略进程的IT巨头。作为IPv6领域的先驱,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思科就启动了IPv6核心技术、应用和关键设备的开发计划。

  思科目前已经提出了IPv6演进方案、通过MPLS实现IPv6互联方案、IPv6组织/企业网络解决方案、IPv6用户接入解决方案及各种IPV4到IPv6过渡方案,能在多个平台上提供更多符合标准的IPv6功能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IPv6设备的研究,制造商帮助运营商寻找到合理的IPv4向IPv6过渡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这不仅仅是保护了运营商的现有投资,而且可以全面保护运营商在IP设备上的投资。

  据现有情况推算,IPv6将使网络用户在数年里成倍增长,使宽带接入收入翻倍,数据业务总量增加,通信公司降低运行成本高达70%。看着吧,又一场IT投资的狂欢派对即将开始。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957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