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舒适,但是,垃圾邮件和病毒的泛滥成灾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烦恼。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目前网民平均每周收到正常电子邮件5.8封,收到垃圾邮件7.9封。中国网民因为垃圾邮件而耗损的时间高达15亿小时。
有人还这样给全球的网民算过一笔账:垃圾邮件每年给美国企业造成的损失达89亿美元,给欧洲企业造成的损失为25亿美元,给美国和欧洲服务提供商造成的损失是5亿美元。在中国,2003年中国服务器接收的垃圾邮件约有1500亿封,产生的损失为48亿元。
如何从根本上消灭垃圾邮件,使其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近年来,全球各大IT企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计划:无论是IT巨头微软、思科,还是专业的杀毒厂商如瑞星、金山等,还有众多的邮箱服务商,都推出了各自的技术和方案。反垃圾邮件市场由此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03年亚太(不包括日本)市场的网络安全投资总额达到了17亿美元,而在2007年有望攀升至47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作为亚太网络安全领域的第一大市场,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03年为2.02亿美元,比2002年上升了近30%,而总体市场容量有望在5年之后扩展至8亿美元。
目前,反垃圾邮件技术主要分两大模式:一种是在服务器端安装相关程序,使垃圾邮件在进入客户端前遭受“清洗”;第二种是在客户端安装反垃圾邮件软件,使垃圾邮件在人们眼皮底下“灰飞烟灭”。这两大模式各有优劣,均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两者又各有缺陷:前者容易使垃圾邮件甚至是病毒进入服务器,风险不言而喻;后者使垃圾邮件进入网络和客户端内部,这样又会大量消耗系统资源。
最近,来自美国的Mirapoint为业界指出了消灭垃圾邮件的“第三条路”。他们认为,防范垃圾邮件的最好方法是将其挡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外,尽最大限度降低垃圾邮件对网络系统的损害,同时保证不会占用系统资源,确保了系统的高效运行。
为此,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邮件栏杆”的技术。形象地说,“邮件栏杆”就是在网络边缘建立一道栏杆,将不受欢迎的邮件挡在网络外部。具体而言,其原理是在收到陌生地址发来的邮件时,将其全部挡住。通常,垃圾邮件和病毒、蠕虫采用的是类似试验姓名的群发方式,一般不会再发第二次;而正常邮件则会由于系统退信而再发一次。而这一次则会通过栏杆顺利进入系统。
垃圾邮件的形式千变万化,防范垃圾邮件也要采用多层次的方式。这就如同水的过滤,需要多个过滤层,在每一层均采用有效的技术。据Mirapoint介绍,他们在IP、SMTP等各层均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技术,用户可针对需要启动不同层的防护。同时,我们还在不断研发,采用更新的技术为用户的系统添加更多层保护。
来自专业媒体InfoWorld等第三方机构的评测报告显示,Mirapoint解决方案实现了98%的垃圾邮件截获率和零误判率的业界最高标准。同时,Mirapoint的产品可以达到99.999%的高可靠性。相比起前两种模式来,“第三条路”无疑显得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