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群策群力 反垃圾邮件正在进行时的大好时机

发布日期:2004-03-17

垃圾邮件的肆虐猖獗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AOL、微软等全美四家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将美国四个州数百个垃圾邮件制造者告上法庭到国内反垃圾邮件提案提交“两会”,可以说,全世界反垃圾邮件的斗争不只没有停止过,而且势头愈发猛烈。不过,遏制垃圾邮件关键还是需要社会各界能群策群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

  笔者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电子邮件,但也被垃圾邮件拖得无可奈何且无计可施。笔者对垃圾邮件已是深恶痛绝,相信经常使用电子邮箱的朋友也有同感吧。垃圾邮件的始作俑者无疑是那些见利忘义的垃圾邮件制造商,多数的垃圾邮件都是产品推广的内容,还有一些则是病毒邮件、色情邮件。

  对于垃圾邮件,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出台了反垃圾邮件的法律,但垃圾邮件依然是屡禁不止且肆虐猖獗。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规范》的定义,以下4种情况属于垃圾邮件:一、收件人事先没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受的广告、电子刊物、各种形式的宣传品等宣传性的电子邮件;二、收件人无法拒收的电子邮件;三、隐藏发件人身份、地址、标题等信息的电子邮件;四、含有虚假的信息源、发件人、路由等信息的电子邮件。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垃圾邮件受害国。显然,光靠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这种形式已无法有效地遏止垃圾邮件的增长势头。据第十三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网民平均每周收到正常电子邮件5.8封,收到垃圾邮件7.9封,这一数字虽然与半年前的8.9封相比有所降低,但网民每周收到的垃圾邮件仍然超过非垃圾邮件。

  而我国成为垃圾邮件第二大受害国造成的直接危害有两点:第一,大量浪费我国的社会资源;第二,我国开始被其他国家视为垃圾邮件的温床,许多IP地址有遭受封杀的危险,长期下去可能使我国成为“信息孤岛”。事实上,大家或许还依稀记得我国的邮件提供商曾经上了国外的黑名单事件吧,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垃圾邮件。

  由于垃圾邮件过于跋扈,比尔·盖茨甚至异想天开地表示,如果发送电子邮件需要支付邮资的话,垃圾邮件就少多了。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网络共享资源的本意。再说了,目前许多人已经使用的是收费邮箱了,如果再让他们为发送邮件而付费,显然也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如果是企业间的行为,需要发送大量邮件的时候,积少成多,这种费用也是可观的。把风险转嫁给客户,这显然是一种逃避行为。更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微软的服务器都可以让人侵入进去,那么对付邮件收费,编出破解之法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这样,最终受损失的俨然还是普通的消费者。

  比尔先生可能也是突发奇想,不过,对反垃圾邮件,全球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最新的消息显示:AOL、EarthLink、微软和雅虎等全美四家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日前宣布,它们已经在美国四个州将数百个垃圾邮件制造者告上了法庭。去年四月,上述四家公司成立了一个反垃圾邮件联盟。此次被起诉的垃圾邮件发送者曾发送过数亿封垃圾邮件,是互联网上最为恶劣的一群垃圾邮件制造分子。这是2003年联邦反垃圾邮件法案通过之后业界第一次提起的此类诉讼。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国内,关于反垃圾邮件的进展也是可喜的。

  据悉,《加强反垃圾邮件的建议》已向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了议案。议案中全国政协委员周晋峰提出,反垃圾邮件应加速立法、加强组织、加强支持。按照程序,此项议案如果能通过政协会议审议,将提交全国人大作立法依据,而《反垃圾邮件法》有望在稍后一段时间出台。

  其实,对于反垃圾邮件,我国在2002年1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就已经在北京成立,但这仅仅是个组织而已,在反垃圾邮件的大潮中力量就显得单薄了。

  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开展了垃圾邮件的专项治理工作,力求净化互联网环境。有的地方还建立了本地垃圾邮件技术处理平台,在最大范围内狙击垃圾邮件的侵犯。显然,这对我们广大网民来说是一个福音。

  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对所有的用户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我们衷心希望社会各界能群策群力共同营造一个共享、高速、健康的网络空间。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94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