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网络安全警报频仍 中国年内将再引进根服务器

发布日期:2004-03-04

    域名根服务器落户我国后,将结束国内域名服务器首次解析某个域名时需要到国外的域名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的历史。

    2月1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与美国Verisign公司执行副总裁RustyLewis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我国年内将从Verisign公司引进域名根服务器J的镜像服务器和。COM/。NET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

    “无论对于互联网的运营商还是普通网民,这都是件大好事。”针对我国引进域名根服务器一事,新浪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严援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美国垄断根服务器

    在互联网络中,域名系统是整个互联网稳定运行的基础,域名根服务器则是整个域名体系最基础的支撑点,所有互联网络中的网络定位请求都必须得到域名根服、务器的权威认证。

    据了解,目前全球共有13个域名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的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根据与美国商务部达成的谅解备忘录进行运作。

    另外,。COM/。NET服务器全球也有13个,其中,美国有8个、英国、瑞典、荷兰、日本和香港各有1个。美国Verisign公司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管理。COM/。NET国际顶尖域名数据库的网络公司,仅2002年从全球注册域名收取的管理费就高达6亿美元。据悉,。COM/。NET服务器与国内的。CN服务器属同一个级别。

    引进之谜

    “互联网技术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发展起来,全球13个服务器中有10个就设、在美国。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我国并没有域名根服务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技术部主任王艳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网络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在国际上都是引人注目的。但是,以前我们没有域名根服务器,要到国外去注册、解释域名,这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是不相符合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网络的发展。”严援朝介绍说。

    其次,“如果没有域名根服务器,国内的域名服务器首次解析某个域名时,都需要到国外的域名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我们每次上网都要通过国外的根服务器进行检索和认定,这也为我国互联网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对我国互联网的战略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王艳峰说。

    据了解,这并不是我国首次引进域名根服务器。采访中王艳峰表示,早在2003年初,CNNIC和中国电信已经引进了域名根服务器的F镜像服务器。

    面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内在要求,信息产业部决定同Verisign公司合作,引进该公司的域名根服务器J的镜像服务器和顶级域名。COM\。NET的镜像服务器。但有关信息产业部与Verisign公司合作的具体过程、引进域名根服务器的具体时间,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员称,此事目前不便对外公布。

    构建安全高速的互联网

    域名根服务器落户我国后,将结束国内域名服务器首次解析某个域名时需要到国外的域名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的历史。这将从根本上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增强网络安全系数,推动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以前,国内互联网运营商之间发生纠纷,都要到国外去解决。然而,引进域名根服务器之后,遇到纠纷就可以直接在国内解决。”严援朝表示,“域名根服务器的引进,有利于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更加走向规范。”

    “而对于普通网民,访问速度不仅将有明显的加快,以前困扰他们的上网检索不到信息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王艳峰表示。

    如何管理?

    引进域名根服务器之后,该如何对域名根服务器进行管理,确保其有序、高效的使用和运转,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艳峰透露说,“2003年初,CNNIC和中国电信引进的域名根服务器的F镜像服务器,一直由中国电信提供场地等物理设施,管理则由F镜像服务器的技术持有方来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此间有消息称,信息产业部已将刚刚引进的域名根服务器J的镜像服务器和。COM/。NET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交由中国网通来负责具体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记者向中国网通网络运维部有关人士求证,但该人士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接到具体通知和相关文件。

    究竟此次引进的域名根服务器J的镜像服务器和。COM/。NET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会如何进行管理,信息产业部的相关工作拒绝向外界透露。王艳峰称,“也许应该和去年引进的F镜像服务器一样,由域名根服务器J的镜像服务器和。COM/。NET服务器的镜像服务器的技术持有方进行管理。”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85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