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近70的中国互联网元老之一“还整天在互联网上工作。”工作之外她喜欢利用互联网学学新知识,查查资料;也经常下载些自己喜欢的动物、或风景的图片。每年元旦,同事朋友们还能收到她亲自制作的精美的电子贺卡。
互联网安全堪忧
这位老人一直为互联网的发展大胆直言。2002年6月份,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一届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胡启恒就直陈ICANN权力源于一纸合同的脆弱性(美国商务部与ICANN签订合同,委托其管理根服务器和域名系统,负责互联网的安全稳定性)。她指出:“ICANN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如果美国要把ICANN撤销,另外找一个组织用另一套办法来做,这246个国家和地区对此事没有任何发言权。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如何能够相信ICANN是安全和稳定的?如何能够相信它能保证我们网民和国家的正当利益?对此我们有非常大的不安全感。”
在当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问中国时,胡启恒也对安南建议,联合国应该考虑在互联网里头发挥作用。“可是你看ICANN这种结构,完全是美国把持着,他怎么能容忍联合国进来呢?可联合国不进来,就没有公平和平等可言,一切就是美国说了算,这个是最大的隐患,是21世纪人类和平的一个最大隐患。如果他发动信息战的话,他稳操胜券。一旦变成战争,对不发达国家来说,那就是不对称战争。”
这样的性格也使她在科技界多次就一些不正之风进行过直言批评。这一方面印证了她的人格,也为这位科学家赢得了业界的尊重。
胡启恒说:“Internet是国外发展起来的。正式的历史从1973年算起,今年是它的诞生30周年。(也有说法认为互联网的起源是从1968年、1969年开始,或者以TCP/1P协议公布起始作为互联网正式出现的启年。)全球互联网的商用化则是从1994、1995年以后开始。而我们的接入是1994年,至少比互联网的出现晚了20年。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我觉得并不比过去好,差距是越来越大。你看现在的互联网病毒,一发作简直控制不了。而且这种病毒慢慢都会变成技术占先的国家手里的武器,一次又一次的病毒爆发都是他们在练兵呢,而且这个练兵不用通知任何人,效果他也都知道。现在在国际上,我都是在呼吁,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变成一个和平的网络。”
在安南到中国和部分政协委员的座谈上,胡启恒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所有的国际公约中,联合国起作用都是在物理世界中。但是在互联网世界,联合国什么作用都没有,任何国际公约在互联网面前都失效了。互联网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可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问题你怎么考虑?”安南的回答很积极,说联合国是要考虑在互联网里头发挥作用。“所以欧洲目前也说要用Linux,不要WINDOWS,也和他们安全考虑有关系。”
在我们所能听到的她的声音中,她一直在为“网络信息化仍需加强”、“互联网应用应加速进入社会主流”,以及“关注下一代互联网”等问题进行呼吁呐喊——很长时间以来,这些令人警醒的声音都未曾停止。
互联网应用尚未进入中国主流社会
2003年有海外媒体报道说,一些发达国家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率先启动,其便利性“如插电一样方便”。胡启恒说:“外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并不是说来好听的,拿来当摆设的,它是真正用的不够用了,不方便了,所以才要开发‘无所不在’的互联网。那说明互联网在他们的社会里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不够了,要发展。”
胡启恒认为中国许多方面对下一代互联网问题的反应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中国特色,“一上来就问研发,而不问应用。国内从上到下都注重技术,但并不只是有科学技术就成,还需要应用,咱们国内的互联网应用就远落后于国外。而一个新的东西,用了以后才能知道不足,如果连用都没用过就直接来研发,那简直没法做。与其说我们(下一代互联网)的研发落后多少,不如讨论我们的应用落后多少,我们根本就没用那个先进的技术,现在的互联网的魅力都还没有在中国充分显现。”
“在目前的社会里,互联网的作用微乎其微,作用都还没充分发挥。CNNIC的报告,最新的网民数据只有6800多万,70%是35岁以下。35岁以下能达到企业总裁、集体领导,或者是一个部级、副部级的领导岗位的,还不是特别多。而在社会上占据地位越重要,年纪越大的,上网的比例越少。所以说互联网还没有进入主流社会。”
她提出有两个一边倒的思想都不可取。一个是说现有的互联网还没有好好用,那就我们就忘掉未来的互联网,至于未来的互联网就让美国人去发展吧。不能眼看着别人往前走而你不动。第二个不可选择的道路是,别人在做下一代互联网,我们也赶紧做下一代。目前国家也关心这个,立了这个课题。“这种研发我也赞成,但它势必要落在别人后面,因为你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你怎么去赶紧研发它?不用它,就不知道从哪去创新,只能跟着别人去走,而真正原始的创新都不是咱们自己想的。”她表示:“大家应该各司其职,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就应该好好去研究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业界就应该好好去推进应用。”
“我觉得在互联网范围内,有一些政府的人埋头做了很多好的工作,我希望这样的人再多些。比如成都有一个农业信息网,他在网上发布县、区、乡发布的产品信息,把这些情况通过网络的方式介绍给市场,效果很好。有很多农民因此受益。前两天我到医院,碰到熟识的大夫,他们知道我是互联网协会的理事长,见了面就问我,互联网最近有什么大举动没有?还说他们那宽带不宽了,刚上去的时候还很宽,现在越用越窄。他是个大夫都感到互联网越来越窄了,这说明互联网的影响在慢慢在扩大。这是个渐变的过程。当初急切申请连入国际互联网的时候,感觉互联网像一个大图书馆。互联网现在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远远超出了一个图书馆,它对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