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记者致电丹东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何席伟,何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但是截至目前,丹东公安局还没有对其采取法律手段或者行政处罚措施。辽宁省网监大队大队长崔迎大对记者表示:“无法可依和证据难寻,是我们督办此案最大的障碍,实际上也是目前国内反垃圾邮件面临的共同难题。”
《抚顺丹东上黑名单》一文中报道,技术专家已确定的两名垃圾邮件发送者Zhang Jun和Huang Gui Fang二人的注册地在抚顺、丹东。自5月以来,有关技术专家一直在对其进行监视。监控结果显示,除了Zhang Jun和Huang Gui Fang仍旧在活动外,这个垃圾邮件发送链条中还增加了一位名叫Pang Jin Bo的神秘人物,以及一位名叫Carnegie Sun的加拿大华人。
法律空白的尴尬
5月30日,《抚顺丹东上黑名单》一文发表后的第二天,丹东市网监处的一名姓杨的工作人员联系了尚易公司运营经理陈诗峰,并要求陈为其提供线索帮助。
陈此前全程负责监控并寻找此次垃圾邮件国际化产业链在中国发展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同国外反垃圾邮件组织spamhous的专家合作,基本弄清了辽宁抚顺和丹东成为国际垃圾邮件重要发送地这一事实。
陈向丹东市网监处提供了两个最为明确的IP地址,这两个IP地址所属地都是丹东,是陈经过许多天的追踪调查之后得到的。
崔迎大向记者表示,报道见报的当天,网监大队就接到了省里的指示,要求他们尽快查明此事,并在此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网络大检查。
随即,丹东市就陈诗峰提供的两个IP地址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其中一个IP地址的所有者是一家网吧,另一个IP地址则指向了一个家庭用户。
此前,技术专家提醒说,垃圾邮件发送者很善于伪装,如果他们利用网吧的互联网环境,那就很难找到具体的人,因为网吧通常只有很少的几个IP地址,而大部分的计算机都是共同使用同一个IP地址。
参与侦查的人员随即将重点转向了另一个家庭用户,但在这一家用户的电脑上,侦查人员却找不到任何有效的信息,包括作案工具和痕迹。
崔迎大向记者解释:“通常一个案件从举报到侦查还需要经过一个立案的环节,也就是确定该案件是涉嫌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一章哪一条,并据此立案,然后再进行刑事调查或者其他性质的调查。
“但是,针对该案我们请示了公安部的法律专家,发现我们并没有法律规定甚至是行政条文规定发送垃圾邮件是不合法的。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发送垃圾邮件违反了哪一条法规,我们没有办法确定该案中的嫌疑人所犯何罪。即使找到了他,我们都没有办法缉拿归案。”
“另一个难点是证据难以掌握。我们查到那一家的时候,发现他的电脑里并没有群发的工具和发送邮件的底件。即使有,也不可能存在于最终端的电脑中,这些记录应该在邮件发送者所利用的服务器上,而这些服务器大多不在辽宁,我们也很难再次取证。”崔迎大说。
“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仍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但我们也在跟公安部以及互联网协会作进一步沟通,争取能够早一些找出责任人。毕竟这件事情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看着我们呢。”崔迎大强调。
嫌疑人仍在活动
就在公安机关为没有法律规定而焦头烂额之际,被追查的垃圾邮件发送者却仍然在活动。
6月16日,记者从技术专家处得到的消息称,Pang Jin Bo的身份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公安部门还需要收集更进一步的证据再对其进行逮捕。
陈诗峰最近提供的消息表明,Zhang Jun和Pang Jin Bo仍然还在辽宁丹东活动,而Huang Gui Fang则有可能将阵地转移到了北京。
据他分析,Zhang Jun和 Pang Jin Bo都可以在中文页面注册免费邮箱,而且利用中国的IP地址登录,所以他们应该居住在辽宁省丹东市。他们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是同一个人。
根据追踪调查的情况来看,Huang Gui Fang的英文较好,Zhang Jun/Pang Jin Bo的计算机技术较好,这样的搭配使他们很容易接到国际垃圾邮件的订单。
在最近几日的监测中,陈诗峰发现加拿大的一位名叫Carnegie Sun的人同Zhang Jun联系紧密。通过分析发现Zhang Jun/ Pang jin bo一伙就是通过加拿大的中间人Carnegie Sun来同美国垃圾邮件大王Alan Ralsky联络的。
国外还有专门追踪调查Zhang Jun的活动关系的相关网页(http//www.ackadia.com/computers/it-spam-carnegie.html),里面列举了很多关于俩人联系的证据。例如,Carnegie Sun注册了域名abuddysetyouup.com,而托管服务器却在202.102.245.125(中国河南),与Zhang Jun托管的服务器是同一个地方。
通过FBI的协助得知,Carnegie Sun所在的城市是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那个地区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所以Carnegie Sun可能是姓孙的华人,且来自中国东北。
至于Carnegie Sun与Alan Ralsky的关系,国外的专家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Alan Ralsky委托一位来自Vancouver的人发送了大量的垃圾邮件,这个人是否就是Carnegie Sun,还有待调查。
据悉,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有意成立一个国际联络小组,目的是加强中国反垃圾邮件组织同国外反垃圾邮件组织之间的沟通,从而切断国际垃圾邮件制造业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概念界定成立法关键
“实际上,关于什么是垃圾邮件这一问题至今还在困扰垃圾邮件的立法。”263网络集团邮件服务部经理赵江波对记者表示。赵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的成员之一,而263.net则是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的发起单位之一。
就在6月初,信息产业部在一份文件中,点名批评了包括几大门户在内的多家邮件服务提供商过度过滤垃圾邮件,要求他们调整自己的邮件反垃圾系统,不要过滤了正常邮件。
作为反垃圾邮件专家,赵江波认为,这对邮件服务提供商来说有些委屈,因为既要最大限度地拦截垃圾邮件,又要保证正常邮件的收发,这就要求邮件服务商对垃圾邮件有一个明确判断——而这个判断更多地需要对垃圾邮件的定义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据悉,目前即使在互联网协会内部,对于什么是垃圾邮件仍然存在争议。
比如说,富含哪些关键字的邮件称之为垃圾邮件?同一个邮件地址同一时段发送多少数量的邮件称之为垃圾邮件?再比如如何辨别伪装成别人的邮件地址来发送的垃圾邮件等等,这些都必须将其量化,使之在技术所能达到的范围内有效地过滤垃圾邮件。
赵还提到,“实际上,垃圾邮件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量大,二是内容重复。如何将这两者的标准界定下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采访中,全国政协委员周晋峰表示,垃圾邮件的含义就是对于用户来说,它是没有用的东西。但周晋峰也承认,要将这么一条非常感性的语句转化为程序语言,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搜狐公司邮件服务部经理(也是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成员之一)李博达对此也深有感慨:“如果将垃圾邮件定义首先确定下来,并且由此制定一个标准,那么作为邮件服务提供商,在反垃圾邮件和保证正常邮件这两件事情上就有了参照,我们开发和运营反垃圾邮件的技术也就有了标准。”
而国际上对垃圾邮件的普遍认识是:“垃圾邮件就是未经服务请求的商业电子邮件。”
有关专家还表示,西方国家立法之后,国内如果不立法,反而会变成重灾区,垃圾问题会日益变得严重。
目前的现状是,包括俄罗斯和巴西在内的未立法国家,正在成为欧美、加拿大等国垃圾邮件制造者规避法律的场地,而由中国发送出去的垃圾邮件也已经在欧美国家引起了关注。
立法已经迫在眉睫。从国内看,互联网协会成立了反垃圾邮件的协调小组,经过一年的努力形成了“反垃圾邮件公约”,然而这只是一个行业内规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7月30日,中国代表团将赴美国参加微软举办的国际反垃圾邮件峰会,遗憾的是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没有安排发言,我们希望中国的反垃圾邮件法制定以及切断国际垃圾邮件产业在中国的链条,能够使国内在这一领域里的地位得到提高。”陈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