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互联网在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低级庸俗、色情淫秽、迷信邪教、暴力与欺诈等有害信息内容,却在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风气,而且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
因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刻不容缓。“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的开通正是这一背景的反映。但,这只是工作的开始,与违法和不良信息作斗争,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怎样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洁净的天空?关键是依法加强市场监管。据了解,信息产业部将对未经许可擅自经营的网站和拒不履行备案手续的非经营性网站,开展一次集中清理行动,并依法加强管理。同时也针对混乱的网吧经营现状,采取断然措施,力求规范市场、正本清源。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上网实名”登记制度,采取“零点断网”、断掉“黑网吧”的接入“生存线”等措施。
要净化网络环境,还需要网站与网吧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尽管互联网有其虚拟性和隐秘性等特点,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理由。毕竟,互联网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媒体,都是面向公众的,是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因此,无论是网站,还是网吧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短视性的行为中走出来,立足于长远的发展,探索网络经营的新模式,使互联网以透明、安全、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对不良信息和违规提供者“堵”,更要对正常通信服务“疏”。要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到正规、合法的场所上网冲浪,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那些充斥暴力、色情的网络内容。尤其是从事网络内容制作的SP,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做到寓教于乐,为用户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具有较强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健康向上又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和娱乐环境。
此外,只有多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互联网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为此,要形成群防群治的态势,社会各界共同监督举报网上不良信息,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监督网站、网吧正规经营。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网络不可阻挡地走进社会生活的今天,不良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妨害社会秩序的一颗“毒瘤”,祸患无穷。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互联网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应共同协调,努力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为缔造中国健康而洁净的互联网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