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ICANN、IETF、IPv6Forum、WIDEProject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国内的专家、运营商济济一堂,共同探讨IPv6的发展。专家认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IPv6的引擎,中国巨大的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使中国本身成为IPv6发展所必须的“杀手级应用”。
得出这一结论的相关背景是,2002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的各运营商的IPv6部署实 践以及2003年启动的IPv6国家战略项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CNGI)。以CNGI项目为标志,我国IPv6商用化进程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作为我国2003年通信行业一件大事,CNGI项目因其特殊的背景、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而成为IPv6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启动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IPv6发展的引擎,而且对于我国及世界互联网产业格局及发展走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IPv6对中国的需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IPv6的“杀手级应用”在中国孕育的成果也即将浮出水面。
继2003年6月,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在美国军方规划实施的“全球信息网格”(GlobalInformationGrid,GIG)中全面部署IPv6的重要政策之后,美国政府又有重大举措。2004年1月,美国商务部发起了有关IPv6部署的公开调查和意见征集(RequestforComments on Deployment of Internet Protocol,Version6),3月底发布了征集结果,产业界响应踊跃,主要厂商、运营商、国际组织都提交了各自的议案。2004年3月,美国国防部最大的IPv6试验网络Moonv6完成第二阶段测试,并发布了测试结果。
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互联网大国同时在2003年在IPv6产业化进程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绝非巧合,实质上是IPv6产业,包括标准、技术、产品和商业需求,逐步成熟,产业趋势渐趋明朗,其真正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004年,作为我国IPv6商业化部署元年,倍受产业界瞩目。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于2004年4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适时召开。大会的主题即为“中国--IPv6引擎”。
整个大会历时三天,大会现场分为场外与场内两大方阵。场外方阵包括:IPv6演示网络、厂商产品展示、产品推介与洽谈等版块。场内方阵包括:技术培训、主题演讲、分组大会及精英论坛。其中,大会推出的中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IPv6ShowNET是整个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
根据大会组委会统计,此次论坛参展单位近30家,展出各种IPv6产品型号达上百款。产业界对IPv6产品的支持力度、产品的丰富种类和成熟程度都大大超过去年同期举办的IPv6高峰论坛。这也是CNGI启动以来,产业界对我国IPv6部署信心增强的明确体现。
大会云集了相关机构、组织和产业界高层人士,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网络通信领域和业界前沿的核心人物及业界精英,互联网之父、互联网域名和地址分配组织(ICANN)主席VintCerf先生专程赴中国出席此次论坛,成为本届论坛的又一大亮点。正是为了解决以IPv4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应运而生。作为TCP/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Cerf先生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大会期间,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先生还向天地互连公司总裁刘东颁发了“2004IPv6互联网先锋(IPv6InternetPioneer)”奖项。“IPv6互联网先锋”是IPv6论坛专门为全球互联网和IPv6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士授予的奖项。此前,北美IPv6工作组主席JimBound和有“日本互联网之父”之称的日本IPv6高度推进化委员会主席Dr.JunMurai曾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获此殊荣。
作为中国IPv6产业最重要的推广活动,从2002年以来,“全球IPv6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三年在中国举办。鉴于中国IPv6产业的巨大潜力以及三次论坛所取得的成功,全球IPv6论坛决定在今后十年里,将继续与天地互连公司共同主办在中国的“全球IPv6高峰论坛”。
IPv6将开创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质和更丰富多彩的通信和信息服务,同时,也将为整个产业界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利润回报。随着大规模IPv6网络建设的逐步展开,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必将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而言,中国也正在成为全球IPv6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CNGI项目简介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发起的国家级专项。这样的跨部委形式的政府项目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对IPv6的重视与支持。CNGI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到2005年,在政府指导下,中国5大电信运营商和学术科研网CERNET将构筑6个全国性的IPv6骨干网络和至少2个交换中心(IX)以实现各IPv6骨干网络的互连互通;基于这一全国性的大规模IPv6网络平台,各大运营商将配合各大部委的IPv6攻关课题,并根据各自的网络条件及业务发展需求进行IPv6核心技术研究、应用试验以及商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