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网络寻亲牵手微博打拐 解救儿童行动网络结盟

发布日期:2011-02-21

 解救儿童行动“网络结盟”

  IT时报 潘少颖

  这个春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在网上接力,成了寒冬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微博打拐”的强大影响力也让一些寻亲网站深受启发,将传统的寻亲模式与微博相结合,让解救被拐儿童的行动一直持续下去。

  “宝贝回家”用上“微力量”

  作为一家以解救被拐儿童为目标的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4年来解救、寻找到了180多位或走失、或被拐等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父母的儿童。近日记者获悉,宝贝回家寻子网和新浪微博合作,开通官方微博,实现资源共享,以期让更多的被拐儿童早日脱离苦海。

  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创始人之一秦艳友告诉记者,父母把走失儿童的照片以及相关信息发到网站上,就会有志愿者指导家长在各大网站论坛上发帖,以获得其他网友的帮助。因为网友的帮助,曾经最快仅用了20分钟时间就找到了一个孩子,这是要最大化地利用网络工具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由于被拐儿童的父母以及众多看到被拐儿童的热心网友在面对现实情况时,不知该怎么做。因此,当微博开始流行,当于建嵘(微博)率先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号召,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回应。记者在宝贝回家官方微博上看到,自2月初开通以来,已经有了8万多的粉丝,其微博也以儿童照片和资料为主。

  2011年2月8日,孩子走失4年、天天在宝贝回家寻子网站上发帖的湖北人彭高峰终于在微博网友的帮助下与爱子团聚。“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我们建议志愿者都去开通微博,方便网友上传、转发照片,更快地去解救孩子。同时我们也和公安部建立了打拐QQ群,能在必要时得到警方的帮助。”秦艳友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网友的力量。

  新浪网公关部工作人员毛涛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和新浪微博的合作,是强强联手发挥社会公益作用。当一个平台有了足够的影响力时,就会在民生问题上给予更多关注。”

  如毛涛涛所言,微博服务的除了名人明星,更多的是草根网民。微博不仅见证了公民责任意识的成长,也让社会公益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被放大和追逐。

  “网话文”让人接近真相

  “虽然之前也主要利用网络来搜集信息,但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解决了以前信息不畅的缺点,而且也有名人效应,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反拐’,推动立法对拐卖儿童的打击力度。”秦艳友称,微博传播具有颇多优势,这正是“宝贝寻亲”网站结缘“微博打拐”的原因。

  的确,网友的关注和接力、媒体的报道和评价、警方的介入和回应、慈善团体的帮助和支持……都在微博上给予了被拐儿童以及他们亲人希望和力量,微博的力量变得空前巨大。

  对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微博打拐”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微博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以前单纯地通过公安、网络寻亲相比,微博上的互动性更强,众多网友能看到多方面的东西,在网友、法律界人士、慈善家、当事人等构成的网络空间里,通过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然后用“网话文”进行交流,使复杂的事情明朗化,让人们更能接近事情的真相,这是所有关心此事件的网友所想要知道的结果。

  当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到“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中来,“微博打拐”的影响力逐日扩大,人们不难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爱心涌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钟汝认为,“微博打拐”实质上反映出了网友对拐卖儿童现象的“群起而攻之”,是对社会上违法现象的憎恶。同时张钟汝表示,网友的力量是有限的,不仅需要“网络寻亲”和“网络打拐”相结合,更要相关部门、慈善机构、社会工作者联手遏制这种现象。

  记者手记

  小善累加 可成大爱

  如果说国家的专项打拐行动是热情奔放的洪流,那么“微博打拐”则是润物无声的清泉。转发、跟帖、呼唤……隐藏在140个汉字背后的爱心和陌生人之间的真情传递,让虚拟的微博世界充满了温暖。

  当微博揭露出种种社会问题,当网友在微博上群情激愤,我们需要能伸张正义和充满暖流的社会。但是我们更加希望,在寻子网站上发布寻人启事的父母越来越少,寻子网站能逐渐消失……这也是秦艳友的最大愿望。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765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