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阿里巴巴联姻雅虎 互联网走向整合时代

发布日期:2005-08-17

 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七。在这个被喻为中国的情人节的日子里,阿里巴巴和雅虎正式宣布联姻。雅虎中国正式并入阿里巴巴,同时雅虎公司还投资10亿美元现金,获得阿里巴巴35%的投票权和40%的现金受益权。业内人士指出,联想到此前不久盛大曾收购新浪19.5%的股份,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不难判断互联网经济正走向一个新的整合时代。 

    阿里巴巴联姻雅虎给整个互联网业带来巨大震荡

    阿里巴巴:雅虎不是我们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并获得10亿美元现金的嫁妆”这是阿里巴巴在这次宣传中反复强调的。然而此前,许多人都猜测,是雅虎收购了阿里巴巴,成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对这一传言,阿里巴巴方面予以否认。

    据阿里巴巴官方说法,董事会的4个投票席中,阿里巴巴占2席,雅虎占1席、软银1席,公司由马云继续担任公司的CEO和董事会主席。同时,他也暂时担任“雅虎中国搜索引擎总经理”。

    有消息称,在阿里巴巴自创立到进行3轮私募后,马云为首的创业团队占有阿里巴巴47%的股份,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软银约占20%。而在本次并购完成后,如果不考虑一些机构投资者套现退出,创业团队按比例稀释到28.2%,富达10.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9%,软银约占12%,雅虎则以40%的现金收益权、35%的投票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不过,马云在新闻发布会上回避了雅虎是否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这个问题,他表示,阿里巴巴并非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方便透露。“当然很多股东稀释了自己的股份。这个公司软银第一天起不是控股,今天也不会控股。我成立这个公司第一天起给自己也给公司立下规矩,永远不能有任何人控股这家公司”。在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阿里巴巴相关工作人员时,他也称,雅虎公司并非第一大股东。

    尽管马云高调表示,是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但IT评论家方兴东仍称之为“中国互联网最奇怪的交易”,在他看来,“这10亿美元不可能是纯粹的嫁妆,肯定隐含着其他没有明说的前提和条件,比如适当时机增持股份,或者以某种方式返回资金。”也有有关人士认为,这次交易的很多细节都没有公布,比如10亿美元何时到帐、具体用途是什么,有多少将被原有股东套现,套现股东都有谁,是否包括阿里巴巴自己等等。这些都让这次交易变得神秘起来。

    互联网的整合时代来临

    尽管阿里巴巴与雅虎的并购案中有许多待解之谜,但由此诞生的电子商务+搜索+门户+即使通讯+电邮的大门户势必给业界带来震荡。联系年初发生的盛大收购新浪,业内人士开始思考中国互联网是否已经到了整合时代?是否到了阿里巴巴+雅虎中国与盛大+新浪的大门户对决的时代?

    不久前,各大上市的网站都发布了第二季财报,而中国互联网三大传统门户中,除了借着网络游戏模式引得华尔街人士追捧的网易在各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外,新浪由于短信、无线收入受困,加上高昂的运营成本,第二季盈利1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而搜狐的情况更是差强人意,虽然广告营收和无线营收比上一季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净利润仅为710万美元,同比下滑了28%。

    与之相对,以e龙、携程为首的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在各自的领域中已经形成了潜力不同的优势,在纳斯达克有良好的表现。百度更是凭借专业的搜索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流量第一,“Google概念”一飞冲天。而为博客“钱途”不断造势的方兴东已拿到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为上市积极铺路。

    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表示:从收入来看,昔日的门户网站正在让位于崛起的新网络权贵,本季收入最多的是盛大网络,净营收约为6250万美元,其次是网易的5040万美元。而腾讯和TOM在线势头也可能将超越新浪。新浪与搜狐这两个传统门户已呈衰落之势。联合具有新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也许成为老门户的最好选择。

    博客中国CEO方兴东认为,在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合并后,盛大年初入主新浪,一下子凸现了长远的战略价值。可以大胆预测,因为个人利益和内部矛盾而阻力重重的“盛大新浪婚姻”,有可能因为百度和阿里巴巴的超乎想象力的进展而打破僵局。因为,如果盛大和新浪合并一事,如果继续久拖不下,相当于双方的慢性自杀。

    “僵持下去,新浪吃掉了盛大的大部分现金,极大制约了市场扩展能力;盛大以最大股东方式介入新浪,只能使原本就极为复杂的新浪内部关系更加复杂。而只有双方尽快整合,消除障碍,集中力量,全面对外,才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与百度、阿里巴巴(雅虎)再争高低。”因此,盛大和新浪各方,应该以大局为重,尽快推出合并事宜,才有可能谋求更长远的竞争优势。否则再过半年一年,最好的市场机会将因此丧失。

    外资巨头全面进入国内互联网

    细数创业成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除了百度,网易,盛大等,能坚持独立发展的少只有少。EBay公司通过耗资1.8亿美元收购易趣网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InterActiveCorp公司则花费1.68亿美元持有了在线旅游服务商e龙52%的股份。此外,美国零售巨头亚马逊则花费7500万美元收购了卓越网。网上招聘的巨头Monster.com则以5000万美元购买了中华英才网四成的股份。雅虎公司先是用1.2亿美元收购了靠网络实名崛起的3721,而后进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创业团队究竟能否对在雅虎获得35%股权后,确保公司还在自己掌控制下,目前还很难说。

    曾经风光一时的互联网公司已几乎全部沦陷于外资之手。“这不是战术问题,而是个战略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2000年,巨头们之所以不来,是因为他们嫌中国互联网业太过青涩,抗不住他们这样的航空母舰;2005年中国网民超过1亿,互联网几乎成为人们沟通、购物、学习、娱乐的最主要手段,“中国概念”也得到华尔街的一致认可,眼下时机成熟,巨头们不会错过丰收的季节!“它们动辄上亿美元的投入,对拥有最强核心竞争力的新浪等内容供应商来说,也属庞然大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政策方面的限制,互联网内容供应这块最后的处女地亦将不保。”

    跨国巨头的大力介入虽然对本土互联网企业造成威胁,但对于正在创业或者成长过程中的创业者却是利好消息,他们将更容易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将公司卖出套现。尽管网络经济泡沫已经破灭,但是许多互联网的创业者仍然没有摆脱当时创业的初衷:把公司做大,然后卖掉。

    中国风险投资缺席互联网盛宴

    分析人士称,在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的并购中,阿里巴巴的背后支持者日本软银是最大赢家,尽管软银的股权由于雅虎的10亿现金有所稀释,但有了雅虎和电子商务概念,阿里巴巴海外上市是早晚的事,作为中国下一个最有可能再掀股市奇迹的企业,阿里巴巴必定受到纳斯达克的追捧,软银必然能从中获得他想要一切。作为盛大,分众传媒的投资商,软银也在他们登陆纳斯达克后成功套现。另一个频频活跃在中国互联网背后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近日也宣布年内将投资20家互联网企业。

    在这场中国互联网新热潮中,鲜见国内风险投资商。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已超过200家,运营资本约300亿元。而早在1998年,美国风险资本净增加额就已达到了279亿美元。

    据广州一位风险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介绍,截止今年,该公司投资了科技类的项目56个,真正投入的资金是四亿多人民币。作为一个注册资本为9个亿的公司,“在国内也算是政府主导投入的比较大的公司”,“国有资本、国有股权在投资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这些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记者 王鹤 高媛)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68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