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认为,流氓软件已经成为当今超过计算机病毒的互联网第一大公害,已经对网民及其合法权益构成严重干扰。在经历了恶意网页代码时代、插件时代和共享插件时代之后,流氓软件在2006年开始呈现病毒化特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上拥有多达近300款流氓软件。
《声明》同时指出,流氓软件在我国之所以如此猖獗,其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缺位,广告主、商业公司利益的驱动,以及网民防范意识淡薄等。流氓软件背后多隐藏商业利益,成规模、系统运作,且目前国家缺少明确的定义和治理方法,因此长期处于无人治理的灰色地带。
凭借信息安全厂商的技术实力,可以帮助用户清理所有流氓软件。《声明》认为,安全厂商面临相当的困难,虽然流氓软件不断的变化(包括向病毒化方向发展),但在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彻底根除,但是,法律风险却是安全厂商无法回避的,一旦处置不当,将可能遭受流氓软件反扑。目前,反流氓软件联盟、奇虎、安博士在相关诉讼中均以无法律依据而遭遇一审败诉,而江民也收到了相关企业的律师函。
为了更好的根治和改变流氓软件泛滥的现状,《声明》强烈呼吁国家立法机关加快流氓软件定义以及治理方法的立法步伐,并呼吁执法机构追查流氓软件制作者,并予以严惩。
与此同时,北京市人大代表将在1月底向北京市人大常委提交草案,要求严厉惩处流氓软件厂商。据悉,对流氓软件问题的调研早在2006年6月份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