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佐说,推出该公约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互联网的自由性,”。据介绍,《博客服务自律公约》是由互联网协会带头,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委员会负责执行,行业企业自己研究的自律规范。
杨君佐表示,该公约将推动博客用户和BSP(博客服务提供商),以协议的形式,规范双方的责权。推动BSP增强服务意识,同时博客用户也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对自己在博客上的言行负责。
据悉,《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中规定,博客用户在发布的内容方面,需要遵守以下五点。一、不能发布违法不良信息;二、不能发布攻击民族和带有种族歧视的信息;三、不能发布侵害他人和虚假的信息;四、不能发布侵犯版权的信息;五、对读者的跟贴要承担及时管理的责任。
杨君佐认为,公约中将主张“事后监督”的原则,BSP不需承担对每天信息事先审查的责任。但是,“各BSP服务商需专门开设窗口,接受公众对博客的投诉”。 他说,一旦公众发现违规或者违法的博客,公众可以向BSP投诉。
“事后监督是假设所有的博客都是合格的,不需事先每条都进行审查”,杨君佐认为,这样可以减轻BSP服务商在监督方面的压力。他说公约中会推荐服务商在其用户协议中增加“警告后不纠正的可中止服务”的条款,这样可对博客的管理更方便。
杨君佐表示,在公约正式发布之后,相关精神将被更新到各BSP服务协议中。
另外,该公约包括倡导博客实名制的部分内容。杨君佐说,将选择部分BSP进行试点,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用户可以进行实名注册,匿名使用”。
据悉,自律委员会委员会从去年十月开始调查研究,五月底完成自律公约的初稿。杨君佐表示,该公约将在六月上旬对外征求公众意见,并争取在六月中下旬正式发布。(刘阳)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