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前,中国报恩网首页挂出一封信,宣告网站即将在6月底关闭。近日,登录中国报恩网,一切如常,因为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的全方位资助,它又“重生”了(7月4日《新京报》)。
这个被称为中国首家报恩网的网站,是一对年轻夫妻为报答父母以及好心人的恩情而创办的。运行5年来,这个志在互助的平台,已组织大小公益活动60余次,为社会公益事业募捐善款60余万元。帮助过上百名孤儿,以联络医院减免费用的方式救助了12条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以办报恩网站的方式从事公益活动,应该说并不多见。但这种特殊的献爱心方式,同样值得肯定和鼓励。所以说,对于这种民间公益网站所面临的经费困难,各界都应予以关注,并切实帮助。由于涉及“身份”等问题,这种网站很难通过募捐、创收等方式“造血”,只能靠别人“输血”。既然这种网站的现实意义已显现出来,有理由更好地生存下去。只可惜,一旦缺乏外界赞助,仅靠网站创办者本身,很难正常运作下去。因为“供血不足”而关闭这种网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所幸的是,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为该网站助了一臂之力,也为其它单位和个人做出了榜样。
其实,作为单位,为民间公益网站提供帮助,不光是为网站“输血”,也是为自身做宣传。公益活动人人有责,而且是“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为公益活动做了事情,必然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好评,对提升自身形象来说,无疑有益。尤其是作为企业、生产厂家等,多做类似的公益活动,更有助于自身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无异于做了广告。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江苏 万阕歌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