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击互联网上的犯罪行为,9月起,“首都网络110虚拟警察”首先在新浪、千龙等13家各门户网站上岗巡逻。12月底,在全市网站、论坛上实施。网络虚拟警察接警范围以网络传播淫秽信息、贩卖违禁物品等网络犯罪为主,但也将受理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等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警情。此外,网民如身处外地,突遇紧急情况,但电话报警不便,也可采取上网报警的形式,点击虚拟警察,向“网络安全报警服务网站”发出求助信息,110等接警平台均可立即获知其危急情况,展开救援。
“首都网络110虚拟警察”以男警、女警2种卡通形象表现。与现实生活巡查模式相同,网络虚拟警察也将以“汽巡”、“摩托车巡”、“步巡”三种巡查方式亮相。当网民浏览网站时,他们会在网页的下端每隔半个小时出来巡逻一次。巡逻时,虚拟警察从网站下端的左侧出现,走到中间位置时停下,同时提醒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如果是骑警和开警车的虚拟警察,他们还会从车上下来对网民进行提醒。
网民如果有针对虚拟社会上的报警求助,只需点击该动画,便自动链接到市公安局信息网络安全报警服务网站,可以及时报警或求助。
目前,我国有网民1.37亿人,单北京网民就达543.5万人,网站30余万个,占全国的17.7%,网上虚拟社会初步形成。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垃圾。互联网上一些公共信息传播场所、论坛、聊天室管理混乱;少数不法人员在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进行赌博、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一些网民追求低级趣味,在网上放纵自己的行为,发布有害信息。
2006年1月,深圳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互联网公开管理工作,两名卡通警察———脚踩键盘的男警“警警”和足蹬鼠标的女警“察察”出现在深圳的各大网站,公开巡逻,接受网民举报。2006年下半年,重庆、杭州、宁波、青岛、厦门、广州、武汉等八个互联网发达城市,设立虚拟警察,把互联网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管理总体框架,依法公开管理互联网。从2006年6月至今,深圳和八个试点城市先后在本地2.6万家网站上设立“报警岗亭”,“虚拟警察”在1.8万个论坛上公开亮相巡逻,共接警一万七千余次,解决群众求助千起。目前,“虚拟警察”正在全国进行推广。
对于这个相对陌生的“警察”朋友,很多网友表示了认同。网友“123”说,虚拟警察的形象十分可爱。他们在网上公开巡逻,只要轻按鼠标,就可以完成举报,这对那些发布不良信息的人是个震慑。同时他们还对网民提供点对点的、直接专业的咨询和帮助,有他们在,网上家园更干净、更有秩序!
网友“地勤员”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其中不免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一般网民难免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而虚拟警察这时就充当起网民们的“慧眼”。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准确地甄别信息的真伪,并迅速告知、提醒网民不要上当受骗。从这个角度讲,虚拟警察是网民的“保护伞”。
同时,他们也对如何更好发挥“虚拟警察”的作用提出了建议。网友“黑山”认为,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主力军和总龙头,互联网接入单位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以及互联网使用单位,都要通力配合公安机关网上公开管理,依法落实用户上网日志记录留存,并及时删除有害信息,使公安机关变“孤军奋战”为“群防群治”,发挥合力,还互联网一片纯净的天空。
“虚拟警察正式上岗之后,不仅在网上发布安全服务小贴士,更应呼吁广大网民提高主动报警的意识,积极维护网络文明,让网络不良内容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将网民的主动与虚拟警察的网上稽查相结合,建立网络安全应急联动体系,才能换来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网友“豪然”建议。
网友留言:
“虚拟警察的形象十分可爱。他们在网上公开巡逻,只要轻按鼠标,就可以完成举报,这对那些发布不良信息的人是个震慑。同时他们还对网民提供点对点的、直接专业的咨询和帮助,有他们在,网上家园更干净、更有秩序!”
——网友“123”
“互联网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其中不免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一般网民难免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而虚拟警察这时就充当起网民们的慧眼。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准确地甄别信息的真伪,并迅速告知、提醒网民不要上当受骗。从这个角度讲,虚拟警察是网民的保护伞。”
——网友“地勤员”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主力军和总龙头,互联网接入单位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以及互联网使用单位,都要通力配合公安机关网上公开管理,依法落实用户上网日志记录留存,并及时删除有害信息,使公安机关变孤军奋战为群防群治,发挥合力,还互联网一片纯净的天空。”
——网友“黑山”
“虚拟警察正式上岗之后,不仅在网上发布安全服务小贴士,更应呼吁广大网民提高主动报警的意识,积极维护网络文明,让网络不良内容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只有将网民的主动与虚拟警察的网上稽查相结合,建立网络安全应急联动体系,才能换来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
——网友“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