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 宁波市互联网协会官方网站!
首 页>>行业新闻>>

政府重视 互联网“加速”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发布日期:2008-03-03

    在中国,互联网正以其便利性和互动性,日益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民意通道。

    就在几天前,河南郑州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张师傅在网上写下了自己的“心里话”:“亲爱的总理,请问在外打工者何时能和本地人享受同等待遇?如子女上学等。”

    在二00五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第一次表明了网民身份,被看作是中国政府走向亲民、开放和透明的一个象征。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即将于本月五日和三日开幕,网民们纷纷通过网络陈情达民意,成了不上两会的代表、委员。

    据知,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总人数达二点一亿。今年年初,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一特殊群体,业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生力量。

    在过去的二00七年,中国网民忧国忧民的视线,锁定了诸多事关重大公共决策的事件。诸如陕西华南虎虎照的真伪之辩、山西“黑砖窑”的曝光、厦门PX项目的迁址、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以及《物权法》大讨论……桩桩件件,在网民和政府的关注下,走进了张扬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性解决渠道。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在“黑砖窑”事件之后,痛责一些官员“不上网”,将之与保守落伍、官僚习气相联。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不上网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官员。

    而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等知名时政论坛上,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网民就“家事国事天下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各大门户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根据新闻事件、热点报道展开的民意调查。

    今年两会前,中国各大网站纷纷推出“我向总理提问”的专栏,网民的反应也比以往更加踊跃。

    不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十三亿人口中,尚有超过八成三的民众并非网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弱势群体、边缘群体。

    “在网上,谁也不知道你是条狗。”郑州某网站管理员告诉记者,匿名性是网络的一大特点。在虚拟身份的庇护下,他们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发泄情绪,甚至可以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条民意通道能否真正成为中国民意表达的阳关大道,尚需全社会的共同珍惜和维护。

本页网址:http://nbis.cn/news/336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